智能制造領域相關名詞解釋
2020-12-10
大數據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大數據具有4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大數據技術涉及大規模并行處理(MPP)數據庫、數據挖掘電網、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數據庫、云計算平臺、互聯網和可擴展的存儲系統等。
工業互聯網
硬件、軟件、數據和智能的流通與互動,以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為基礎,通過深入挖掘和分析實時產生的海量信息,為各級生產者提供生產計劃、戰略部署、市場調整、資產優化等方面的決策依據。(《工業互聯網:打破智慧與機器的邊界》,美國GE公司,2012年)
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它能自動執行工作,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它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工業機器人由主體、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主體即機座和執行機構,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等;驅動系統包括動力裝置和傳動機構;控制系統按照輸入的程序對驅動系統和執行機構發出指令信號并進行控制。
三維打印
即3D打印(3D Printing),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塑料、樹脂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累加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快速成型技術。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3D打印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醫療、教育等領域。
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的核心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業務延伸和應用拓展。物聯網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信息,與互聯網結合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基于嵌入式設備、網絡、數據平臺與物理對象(包括人)所構成的“智能聯網信息系統”。其本質是通過傳感、通信、計算和控制等信息單元和物理對象在網絡環境下的高度集成與交互,提升信息系統的數據感知、實時通信、數據處理、分析決策、精準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實現物理世界的自主協調、效率提升、性能優化與安全保障。
移動互聯網
本質上是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的融合,是互聯網在移動終端上的延伸。移動互聯網繼承了移動隨時隨地隨身和互聯網分享、開放、互動的優勢,使用戶擺脫時空界限的聯網狀態,隨時隨地地獲得高速的網絡體驗。
云計算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定義,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用戶就可按需獲取資源。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效用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熱備份冗余等傳統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
增材制造技術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術是采用材料逐漸累加的方法制造實體零件的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術,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增材制造技術是基于離散-堆積原理,由零件三維數據驅動直接制造零件的科學技術體系。“廣義”的增材制造是以材料累加為基本特征,以直接制造零件為目標的大范疇技術群,包括快速成型和快速制造,按照加工材料的類型和方式分類,可分為金屬成形、非金屬成形、生物材料成形等。
智能工廠
狹義上可以被理解為是移動通信網絡、數據傳感監測、信息交互集成、高級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相關技術、產品及系統在工廠層面的具體應用,用以實現工廠級生產系統的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廣義上可以被理解為是以制造為基礎,向產業鏈上下游同步延伸,涵蓋了產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實施與實現的組織載體,包括產品智能化、設備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和生產方式智能化五個維度。
智能制造
通過信息制造系統(CPS),實現人、設備、產品和服務等制造要素和資源的相互識別、實時交互和信息集成,促進制造業研發、生產、管理、服務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推動生產方式的定制化、柔性化、綠色化、網絡化,不斷充實、提升、再造制造業全球競爭新優勢。主要表現為產品的智能化、裝備的智能化、生產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務的智能化。
AGV
AGV即“自動導引運輸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裝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屬于輪式移動機器人范疇。AGV在工業應用中以可充電蓄電池為動力來源,可通過電腦來控制其行進路線與行為,或利用貼在地板上的電磁軌道來設立行進路線。AGV以輪式移動為特征,具有行動快捷、工作效率高、結構簡單、可控性強、安全性好等優勢,在自動化物流系統中,最能充分地體現其自動性和柔性,實現高效、經濟、靈活的無人化生產。
BI
即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它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用來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快速準確的提供報表并提出決策依據,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商業智能的關鍵是從許多來自不同的企業運作系統的數據中提取出有用的數據并進行清理,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然后經過抽取、轉換和裝載過程,合并到一個企業級的數據倉庫里,從而得到企業數據的一個全局視圖,在此基礎上利用合適的查詢和分析工具、數據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為管理者的決策過程提供數據支持。
BOM
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BOM),指采用計算機輔助企業生產管理,以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文件。BOM是定義產品結構的技術文件,因此又被稱為產品結構表或產品結構樹,它以自頂向下分解的形式或以自底向上跟蹤的形式提供信息。BOM是PDM/MRPⅡ/ERP信息化系統中最重要的基礎數據,是財務部門核算成本以及制造部門組織生產的重要依據。
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指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設計人員通常用草圖設計,由計算機自動生成設計結果,設計人員可及時對設計作出判斷和修改,利用計算機進行圖形編輯和數據加工。CAD通常以具有圖形功能的交互計算機系統為基礎,主要設備有計算機主機,圖形顯示終端,圖形輸入板,繪圖儀,掃描儀,打印機以及各類圖形設計軟件。
CAE
計算機輔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指用計算機輔助求解分析復雜工程和產品結構強度、剛度、屈曲穩定性、動力響應、熱傳導、三維多體接觸、彈塑性等力學性能分析及結構性能優化等問題的一種近似數值分析方法。CAE軟件可作靜態結構分析和動態分析、研究線性和非線性問題、分析固體、流體、電磁等。
CAM
計算機輔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是將計算機應用于制造生產過程的過程或系統,其核心是計算機數控。CAM的輸入信息是零件的工藝路線和工序內容,輸出信息是刀具加工時的運動軌跡(刀位文件)和數控程序。CAM系統一般具有數據轉換和過程自動化兩方面的功能,涉及的范圍包括計算機數控和計算機輔助過程設計,廣泛應用于機床、沖壓機、切割機、自動繪圖儀、焊接機、裝配機、檢查機、自動編織機等設備。
CAPP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是指借助于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支撐環境,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邏輯判斷和推理等的功能來制定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CAPP是連接CAD與CAM的橋梁,它通過向計算機輸入被加工零件的幾何信息(形狀、尺寸等)和工藝信息(材料、熱處理、批量等),由計算機自動輸出零件的工藝路線和工序內容等工藝文件。
CRM
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指企業利用信息技術來協調管理與顧客之間的關系,用計算機自動化分析銷售、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及應用等流程,從而提供個性化交互服務的軟件系統。它的目標是通過提高客戶的價值、滿意度、贏利性和忠實度,來縮減銷售周期和銷售成本、增加收入、尋找擴展業務所需的市場和渠道。CRM是選擇和管理有價值客戶及其關系的一種商業策略,要求以客戶為中心來支持有效的市場營銷、銷售與服務流程。
ERP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 是由美國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ner提出的一種供應鏈的管理思想,通過融合數據庫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查詢語言、客戶服務器結構、計算機輔助開發工具、可移植的開放系統等,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集成。ERP 系統是一種主要面向制造行業進行物質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集成一體化管理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支持離散型、流程型等混合制造環境,應用范圍涵蓋制造業、零售業、服務業、銀行業、電信業、政府機關和學校等事業部門。
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是指消費者通過網絡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的服務。該服務是指對所有計算基礎設施的利用,包括處理CPU、內存、存儲、網絡和其它計算資源,用戶能夠部署和運行任意軟件,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
MBD
基于模型的定義(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是用集成的三維實體模型來完整表達產品定義信息的方法體。MBD是波音推行的新一代產品定義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全三維基于特征的表述方法,基于文檔的過程驅動;融入知識工程、過程模擬和產品標準規范等。它用一個集成的三維實體模型完整的表達產品定義信息,將制造信息和設計信息(三維尺寸標注及各種制造信息和產品結構信息)共同定義到產品的三維數字化模型中,從而取消二維工程圖,保證設計數據的唯一性,打破了設計制造的壁壘,其設計、制造特征能夠方便的為計算機和工程人員解讀,從而有效解決設計/制造一體化問題。
MEMS
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是在微電子技術(半導體制造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融合了光刻、腐蝕、薄膜、LIGA、硅微加工、非硅微加工和精密機械加工等技術。微機電系統是集微傳感器、微執行器、微機械結構、微電源微能源、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高性能電子集成器件、接口、通信等于一體的微型器件或系統。MEMS側重于超精密機械加工,涉及微電子、材料、力學、化學、機械學諸多學科領域。MEMS是一個獨立的智能系統,可大批量生產,其系統尺寸在幾毫米乃至更小,其內部結構一般在微米甚至納米量級。
MES
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位于上層的計劃管理系統與底層的工業控制之間的面向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制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生產調度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心/設備管理、工具工裝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看板管理、生產過程控制、底層數據集成分析、上層數據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塊,為企業提供制造協同管理平臺。
MRP
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指根據產品結構各層次物品的從屬和數量關系,以每個物品為計劃對象,以完工時期為時間基準倒排計劃,按提前期長短區別各個物品下達計劃時間的先后順序,是一種工業制造企業內物資計劃管理模式。MRP是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和顧客訂單制定產品的生產計劃,然后基于產品生成進度計劃,組成產品的材料結構表和庫存狀況,通過計算機計算所需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時間,從而確定材料的加工進度和訂貨日程的一種實用技術,主要包括客戶需求管理、產品生產計劃、原材料計劃以及庫存紀錄等。
OA
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利用先進技術,使部分辦公業務物化于各種現代辦公設備中,由人與技術設備構成服務于某種辦公業務目的的人機信息處理系統。OA是將現代化辦公和計算機網絡功能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辦公方式,利用OA可以優化現有的管理組織結構,調整管理體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增加協同辦公能力,強化決策的一致性,最后實現提高決策效能的目的。
PaaS
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是把相應的服務器平臺或者開發環境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的商業模式。PaaS在云架構中位于中間層,其上層是SaaS,其下層是IaaS。PaaS能將現有各種業務能力進行整合,包括應用服務器、業務能力接入、業務引擎、業務開放平臺,向下根據業務能力需要測算基礎服務能力,通過IaaS提供的API調用硬件資源,向上提供業務調度中心服務,實時監控平臺的各種資源,并將這些資源通過API開放給SaaS用戶。
PDM
產品數據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一門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檔、CAD文件、結構、權限信息等)和所有與產品相關過程(包括過程定義和管理)的技術。通過實施PDM,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加強對于文檔、圖紙、數據的高效利用,使工作流程規范化。
PLM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是一種應用于在單一地點的企業內部、分散在多個地點的企業內部,以及在產品研發領域具有協作關系的企業之間的,支持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創建、管理、分發和應用的一系列應用解決方案,它能夠集成與產品相關的人力資源、流程、應用系統和信息。PLM的內容包括基礎技術和標準(如XML、可視化、協同和企業應用集成);信息創建和分析工具(如機械CAD、電氣CAD、CAM、CAE、CASE、信息發布工具等);核心功能(如數據倉庫、文檔和內容管理、工作流和任務管理等);應用功能(如配置管理、配方管理、合規);面向業務/行業的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如汽車和高科技行業)。
RFID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可通過無線電信號自動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RFID工作于1~100GHz頻段,具有體積小巧、成本低廉、識別迅速、耐用性強和可重復利用等優點。
SaaS
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用戶不用再購買軟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軟件供應商對軟件進行維護和更新,軟件廠商在向客戶提供互聯網應用的同時,也提供軟件的離線操作和本地數據存儲。
SCARA
選擇順應性裝配機器手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SCARA)是一種圓柱坐標型的特殊工業機器人,適用于平面定位和垂直方向進行裝配的作業。SCARA機器人有3個旋轉關節,其軸線相互平行,在平面內進行定位和定向,移動關節用于完成末端件在垂直于平面的運動。SCARA廣泛應用于塑料、汽車工業、電子產品、藥品和食品工業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