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替代人工和文件系統是必然的趨勢
2020-07-20
在眾多工廠中,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其管理模式這一塊目前仍由文件和人工系統進行,通常是由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執掌著工廠生產效益的鑰匙。在大多數企業管理運行中,人工系統和有經驗運行人員的判斷總是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如今市場要求產品的品種和數量經常變化,僅僅靠人工和經驗調整生產顯然效率低、反應慢、缺乏競爭力。
而且人工系統也不可能適應產品、工藝、技術和用戶要求日趨加速的變化。由于生產運行變化非常迅速,MES的信息的及時性要求以分,甚至秒的速度進行反應,此時只靠人為恐怕不行。因此,采用MES系統替代人工和文件系統,解決管理與生產控制之間的斷層是必然的。

傳統的數據流和控制流在管理層與控制層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業務管理系統與車間自動化系統之間存在著信息壁壘,排產和調度過于依賴經驗,計劃的可行性和應變能力較差,生產執行過程不透明,管理層難以及時準確地獲取生產信息。所以我們要把人工系統變成MES系統,它集成了各種生產數據,通過人員的干預進行運行操作,即要從原來的人工環境,變成由人員參與管理的集成的系統,把管理層和控制層進行順暢的流通。
MES系統是通向成本、質量、響應、靈活綜合平衡的途徑,在當今激烈競爭的世界經濟中,要占有“最有價值”的地位,必須使企業具有好的質量、良好的客戶服務、較低的制造成本、快速響應以及靈活性的特點。而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正確的信息才可能進行正確的決策。這就要求不斷地對公用的數據庫進行改善,同時讓每個部門都擁有把數據轉化為有用信息的工具。怎么能做到這些呢?唯有MES才能真正向企業提供以上這些功能。根據MES全球協會定義,MES有12個標準功能模塊,包括數據采集、質量管理、過程管理、維護管理、勞務管理、文件管理、性能分析、生產單元調度、產品跟蹤、資源配置和狀態、運行計劃編制調度等,MES商業價值在于在生產前期可以通過優化排產來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時間,在生產執行過程中,在任務分派、數據采集、生產跟蹤、質量控制、資源管理等方面實現高效的執行力和質量保證,在生產后期還可以發現問題、總結原因、持續改進,包括做統計分析和決策支持。












